刚看了一段视频,乌克兰军队一个连的2S7“芍药”203mm重型榴弹炮布置在城镇边的树林,俄军无人机已经发现了,这次来的不是制导炮弹,不是“柳叶刀”巡飞弹,也不是“龙卷风”制导火箭弹,而是“伊斯坎德尔”战术导弹。


目前看至少有4辆2S7布置,在树林边的小路有两辆,在树木之间有两辆。“伊斯坎德尔”落下,路上的两辆爆炸起火,冲击波太大了,树林里的一辆也受爆炸冲击起火。


“伊斯坎德尔”战术导弹目前是世界最先进的战术导弹之一,从俄乌危机爆发以来,大多用于摧毁重要的指挥中心,兵力集结点,军事工厂,反导雷达站,雇佣兵驻地等,效果非常明显。
最新的“伊斯坎德尔-M”最大射程480公里,已经装备所有的战术导弹团,它与“口径”作为乌克兰战场中远程距离打击武器的明星,目前为止,很少有被防空系统击落的。
在这次轰炸2S7的战斗中,一枚“伊斯坎德尔”收到了很好的效果。但是呢,看起来有点不太划算,不太理想。

(2S7“芍药”重型榴弹炮)

一是俄罗斯受制裁,“伊斯坎德尔”前期打的多了,还可以生产,但是补充比较慢。一枚“伊斯坎德尔”有说200万美元,有说500万美元的,用来打这些老旧重型榴弹炮,比起一枚10万美元的制导火箭弹不太划算。
另一个就是2S7射程在40千米左右,即使加上火箭增程弹也就55千米,炮兵要想打击俄军前线,必须靠前布置。理论上无人机发现了,可以派“柳叶刀”巡飞弹,制导火箭弹,制导炮弹打击。
就这次打击,一个连2S7炸了几门,还有漏网之鱼,如果是制导火箭弹,来它5枚以上,可以实现火力覆盖,比起“伊斯坎德尔”划算,这个区域就基本没有落网之鱼了。
俄罗斯最新的“龙卷风-S”,有些制导火箭弹射程达到了120千米左右,远在“海马斯”之上。9月打击哈尔科夫火车站,几乎夷为平地,前十几天打击尼古拉耶夫海港城市奥恰耶夫的海军特战队基地,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。

(“龙卷风”重型火箭炮)
目前为止,“龙卷风-S”打制导火箭弹还是很少,这是俄军目前饱受诟病的。而现在,提高了无人机校准,“红土地”制导炮弹大量使用,每天的炮弹发射总量从5万发,最高时候7万发以上,降到了2万发左右。
152mm炮弹射程一般在40公里左右,对付布置在交火线后方距离远的乌军装备不行,这时候“龙卷风-S”的火箭弹用处就大了。
比起“伊斯坎德尔”,在射程,精度,战斗部重量,抗干扰等方面,“龙卷风-S”都要差一点,否则也不会有制导火箭弹和战术导弹之分了。
比起最新型,最顶尖的“伊斯坎德尔-M”,“龙卷风-S”配的制导火箭弹也只是中等武器。就是现在大名鼎鼎的“海马斯”制导火箭弹,俄军找到了规律,用落后的防空系统都可以打下来。

(“伊斯坎德尔-M”战术导弹在野外装填)
一位军事家说过,中长期战争就是中等武器的积累。中等武器在材料准备方面比较容易,生产线完整,经济可承受度高,熟练操作的技术兵员多等,这是高精尖武器无法比的。
奈何俄军在战前大量装备各种高精尖导弹,对制导火箭弹生产和储备不足,以致现在对付“海马斯”这样的打法很被动,军工院所必须马不停蹄的研发生产。
而“红土地”系列制导炮弹就好多了,储备了不少,现在在战场用起来很溜。尤其最新的改进型“克拉斯诺波尔”,对付移动中的乌军坦克装甲车辆一打一个准。
随着战争的深入 ,俄各兵工厂铆足了劲生产,“龙卷风”发射车和弹药产量也是之前的好几倍,就看俄军下一步怎么投入了。目前就是不懂,为什么这是“龙卷风”干的活,要用“伊斯坎德尔”来做。